1、经济因素
贸易逆差问题:美国长期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加征关税可以减少贸易逆差,保护美国的产业和就业,特朗普政府曾对中国等国家加征关税,试图迫使贸易伙伴减少对美贸易顺差。
产业保护主义:为了保护本国的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特朗普政府采取关税政策限制进口,以增强美国企业在本土的竞争力,避免外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如美国政府对钢铁、铝等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国内的钢铁和铝产业。
2、政治考量
中期选举需求:特朗普面临国内政治压力,特别是中期选举的需求,他希望通过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展示其对美国经济和贸易的保护态度,争取选民的支持,巩固自身政治地位。
兑现竞选承诺:在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承诺要采取强硬的贸易措施,保护美国的利益,关税政策的落地是他兑现竞选承诺的一种方式,向他的支持者表明他在贸易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3、战略布局
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来重塑国际贸易规则,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他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对美国不利,需要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来重新谈判和制定规则。
地缘政治博弈:关税政策也被用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通过贸易手段来制衡其他大国的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限制,被认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特朗普关税政策即将落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举措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担忧,包括可能引发的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对美国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