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反应方面
1、时间:刚遭遇困难挫折时,可能会瞬间感到震惊、错愕,比如突然听到自己工作项目失败的消息,大脑会短暂空白,整个人像被定住一样,这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取决于事情的严重程度,随后,容易陷入沮丧、难过、焦虑等情绪中,可能会独自黯然落泪、唉声叹气,不断回想导致问题出现的各个环节。
2、地点:如果是在学习或工作的场合遇到挫折,可能会趴在桌上发呆,对周围的交流、活动都提不起兴趣,仿佛与周围世界隔开了;要是在运动场上受伤这种挫折,可能当场就会坐在地上揉着受伤部位,满脸痛苦又无奈的表情,旁人来询问也只是简单回应几句,还沉浸在受挫的情绪里。
思维反应方面
1、时间:在短时间内,思维会变得比较混乱,难以迅速整理出清晰的头绪去分析问题,可能会出现脑海中各种杂乱的想法交织的情况,比如反复纠结“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就做不好”等问题,这个混沌思考的阶段可能持续半小时甚至更久,直到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才能开始冷静思考。
2、地点:在社交场合遇到人际关系上的挫折(例如和好朋友争吵),当时可能会站在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快速闪过很多之前相处的细节以及刚刚冲突的话语,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化解尴尬,整个人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说话也可能变得结结巴巴、逻辑不清,而在家庭环境里,若是和家人因为某件事产生分歧遭受挫折感,可能会转身躲进自己房间,关上门,坐在床边,脑子里不断琢磨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越想越觉得烦闷。
行为表现方面
1、时间:起初往往会停滞不前,原本正在进行的任务会被搁置一旁,比如正在写报告遇到难题,可能就会停下敲击键盘的手,长时间盯着屏幕或者手中的笔发呆,不知道后续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一停顿阶段大概能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直到内心慢慢有了尝试改变的想法。
2、地点:在学校教室里遭遇考试失利这样的挫折时,可能会把试卷推到一边,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看着其他同学讨论答案也不参与,只是默默承受着心里的失落;要是在职场会议室里提出的方案被否定了,可能会下意识地缩回身体,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文件等物品,眼神游离,不再积极参与会议讨论,甚至可能会找个借口提前离开会议室去透透气、平复心情。
二、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的应对
积极调整心态方面
1、时间:经过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心态会逐渐平稳下来,开始接受挫折带来的结果,并且尝试从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它,认识到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坎坷,这个阶段的转变可能在某一个静谧的夜晚独自反思时就悄然发生了,之后每天早上醒来会给自己加油打气,提醒自己要重新振作起来。
2、地点:在家里,可能会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思绪渐渐放空又慢慢聚焦到自己的问题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放下过去的糟糕情绪,重新出发;或者在户外散步时,沿着公园的小径漫步,感受着自然的气息,内心逐渐释然,决心不再被之前的挫折所束缚,这时会抬头挺胸,步伐也变得更加轻快有力。
制定解决策略方面
1、时间:当心态调整好后,大概会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开始着手分析困难所在以及制定具体的应对计划,会拿出专门的本子或者使用电子文档,条理清晰地列出问题的各个方面,比如原因、影响、可尝试的解决办法等,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去细致梳理。
2、地点:在图书馆的安静角落,查阅相关资料,借鉴他人应对类似困难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归纳;也可能是在自己熟悉的书房里,摊开各种书籍、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勾勒出问题解决的框架,一点点填充内容,为克服挫折做好充分准备。
付诸行动方面
1、时间:从决定开始行动起,短则一两周,长则数月甚至数年都有可能,具体时长取决于困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每天会按照制定的计划逐步推进,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2、地点:如果是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困难,可能是在培训机构的教室里跟着老师认真上课,课间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若是创业遇到挫折后重新起步,那可能就是频繁地奔波于各个写字楼、工厂等地寻找合作伙伴、拓展业务渠道等。
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因人而异,也会因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