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义侧重点
扼制:“扼”有“用力掐住”的意思,强调通过强力控制或管制,使事物无法自由发展或活动,侧重于从内部进行强有力的限制。“警察扼制住了骚乱的人群”,这里主要是用强力控制住人群的行动。
遏制:“遏”是“阻止”的意思,更偏重于阻止某种趋势、势头的蔓延和加剧,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制止,侧重于外部力量对不良趋势的阻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强调通过政策等外部手段阻止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
抑制:主要指压下去、控制住,常用于形容对情感、情绪、行为等的约束和压制,使其难以表达或发作,也可以表示对某些事物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他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怒火”,体现的是对内心情绪的控制;“这种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则是对生物生长的控制。

控制: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指对事物的起因、发展及结果全过程的把握和掌控,包括引导、规范、限制等多种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控制疫情的传播”“控制生产进度”等,涵盖了从预防到管理、调整等多个环节。
2、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扼制:常与具体的人、行为或群体相关,如“扼制敌人”“扼制犯罪行为”“扼制对手的进攻”等,多用于描述对具体的、具有行动能力的对象进行强力控制。
遏制:更多地与抽象的事物搭配,如“遏制通货膨胀”“遏制气候变化”“遏制恐怖主义”等,针对的是一些宏观的社会现象、经济问题或负面趋势。
抑制:除了可用于情感、情绪等方面,也可用于一些生理、化学反应等,如“抑制兴奋”“抑制疼痛”“抑制酶的活性”等,还可以用于描述对某些不良现象或行为的约束,如“抑制腐败现象”。
控制:使用最为广泛,几乎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和各种情境,如“控制风险”“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市场”等,既可以用于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扼制、遏制、抑制和控制在词义侧重点和使用范围上各有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