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和石屑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1、粒型
机制砂:经过合理破碎、制砂、筛分等流程,粒型基本呈立方体状。
石屑:未经过针对性加工,粒型不规则且棱角较多。
2、粒径及级配
机制砂: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可加工成不同粒径,大小均匀,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用砂标准中对于各级配的要求。
石屑:粒径大小一般为2.36mm-4.75mm掺杂在一起,级配不太合理。
3、原料及来源
机制砂:主要来源于石灰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也可利用矿山选矿的尾矿等作为原料加工而成,还可以使用废弃混凝土等作为原料。
石屑:是采石场加工矿石时通过最小筛孔(通常为2.36mm或4.75mm)的筛下部分,一般是毛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料,多为石料厂的副产品。
4、强度和稳定性
机制砂:颗粒具有锐度,强度较大,在与水泥浆的粘接性能上占优势,用于混凝土中可提高其抗冻性和抗裂性。
石屑:由于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较为粗糙,在混凝土中的粘结性较差,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5、应用范围
机制砂:在建筑、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以及砂浆制作等。
石屑:主要用于道路基层、填方材料等,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替代部分天然砂使用。
机制砂和石屑在粒型、粒径级配、原料来源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质量标准来决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